彩神V在线登录|首頁(歡迎您)

信息发布  |  OA系统  |  
八年级家校活动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研究 > 八年级家校活动专栏 > 正文
八年级6月读书育儿心得
发布日期:2018-06-28    作者:彩神V在线登录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读后感

八(1)班张子昂爸爸

孩子渐渐长大,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与知识逐步积累与丰富,且在青春期与叛逆期双重性格期间。对千古年来家长那一套“不好好读书,就不会有似锦前程”的古董理论,内心难免产生抵触及反叛心理。那么,如何让孩子有效地提高成绩,是我们家长倍感头疼的忧虑与烦恼。

读了《再好的教育…觉醒》一文,深有感触。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而如今经济物质基础又都较优裕,所以,各种游戏、手机、电视等对孩子就造成了无法抵制的诱惑,使孩子舍本逐末沉溺其中。传统的严加约束管教,随时监控的方式其结果好像绝大多数都收效甚微,甚至出现管教越严,成绩反而越差的结局。如此也只能望天长叹苦而笑之了。

其实,孩子成绩不好,往往家长比孩子本人还紧张焦虑。深层次的原因,实际是家长的面子及虚荣心的缘故。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这样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孩子时,有极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反之,会感觉自己很失败很没面子,为孩子的未来忧虑重重食不甘味。实际上我们忽略了最大的一个问题:当事者本人 — 孩子自己的感受与看法。家长说的大道理相信孩子都懂也理解,但就是不能排除杂念专一看书学习呢?因为他们的内力没有被唤醒,我理解为孩子的自觉学习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当孩子自己发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时,他们必然渴望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必然渴望手不释卷,读而忘寝,甚至会主动要求课外辅导。我们家长要做得就是找到激发孩子内力觉醒自觉学习的方法方式。

每个家长的方法不一,但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我们的方式就是勤于孩子交流沟通,不提分数高低,只求汲取知识。各学科各有用处,又各有所短,必须都综合吸收,储备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视野,不是为了家长,只是为了自己。并告诉孩子,你目前的职业是学生,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学习再学习,如果认为每天上课做作业很单调枯燥无味,那不是学习本身的枯燥无味,而是你没有认识到学习的乐趣,没有唤醒自己的内力,没有激发自己自觉学习的兴趣,没有把身心都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不然你会感到其乐无穷乐此不疲。而且学习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即使进入社会也还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只不过现在是被动式学习,成人后是主动式学习而已。否则,你就OUT了,也必将影响自己未来基本的生活质量。

总之,以上所诉也未脱离大道理的框架结构,也许会有效果,也许不然。但只请孩子记住:无论成绩如何,自己只要做到我确实努力了,我问心无愧,无愧老师,无愧父母,无愧自己,成绩使然,那是智商问题。家长虽心戚戚然,但亦心安而足矣!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八(1)34号黄智涛家长


进入八年级了,孩子的学业会越来越重,看着孩子着急的心态,我作为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就拿语文古诗文方面,八年级的孩子,每天都有大量需要背和理解的地方,而且第二天还有老师在群里的反馈。孩子是个要面子的人,反馈是个双刃剑,可以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可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么多语文作业和动态反馈,孩子有点难以接受,有点反感情绪,我作为家长要行动起来。

我现在下班后全部精力都扑在儿子的语文学习上,平均每天1小时,我先帮他把古文翻译抄写好,然后带着他一起理解,最后和他一起背书…….另外我要照顾他的生活,检查他的另外几个学科作业,背英语单词,一切忙完都要到晚上10点钟

有时我会忙完这一切会陷入安静,我发现做的的不是很对,效率也不是很高,只能应付作业,但是问题也不知道出在哪里?每天忙忙碌碌,孩子就像被签着鼻子走,家长也想被人牵着鼻子走?

我对孩子的一切牺牲和用心,不见得能得到最好的回报,孩子不一样会沿着我们大人设想的路线走下去,等孩子大了点,会不会陷入不买账的心态。

看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以后,我好奇又迷惑,安静下来默默的思索着:我们让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说白了,不就是让孩子一生强大、安全、自信、幸福、自由吗?那么再好的大学,再有名的大学也只不过是牌子而已,而不是保险箱,只有让孩子的心理内力觉醒,赋予他一生使用不完的巨大力量,孩子才能做个问心无愧的人。

从今天开始,我要一步步开始放手,慢慢告诉他:读诗,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内蕴的人。比如:王维的诗中有画,明明只是读诗,眼前却常常表现一幅幅画面。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并没有新奇的结构,奇特的想象,可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去品。其实,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一个真正自信的,有才华的人并不需要这些外在的修饰,他仅仅是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让人折服的气场。

中国的古诗词,渊源流长,几千年来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文化瑰宝,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让我们跟随诗的脚步,慢慢欣赏,慢慢感悟。尝试着去理解,就会慢慢爱上古文。

开启孩子内心心理内力觉醒,他才有一生使用不完的巨大力量,爱上古文,爱上学习,甚至爱上很多有趣的事情……





平凡与不平凡

——八(2)班沈牧云家长


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母亲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是企业高管,自从儿子出生,便认定他与众不同。孩子进入初中,母亲便想当然地认为儿子在中考时的最低要求是进“四大”。儿子升入初三后,母亲毅然辞去工作、全职陪读,可是事与愿违,孩子的厌学情绪不断积累,家庭氛围更是剑拔弩张、鸡飞狗跳。结果,母子关系跌入冰点,儿子的中考也不尽人意。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九卷中《必须面对的现实:你的孩子必将平凡》一文,给了我们很好的解释: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而父母们在教育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忽略了99%的人99%的可能,而将精力集中在1%的希望中。文中将父母的这一行为定义为“豪赌”,那么“赌注”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孩子的性格培养、是孩子的快乐童年、是孩子的未来人生。

我非常欣赏文中一句话: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有能力过平凡的日子。是啊,那些不平凡的成功人士,在成为不平凡之前,不都是平凡的吗?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拥有在平凡和枯燥的煎熬中脚踏实地的韧劲、有在磨难与困顿中努力前行的勇气、有在平凡的人生中追寻幸福和快乐的能力,难道还不值得让我们永远为他们骄傲吗?

追求不平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接纳平凡。承认孩子很平凡,是父母和自己和解的机会;意识到孩子的平凡,父母才能正确认识他、理解他。反思我自己,虽然我没有一心一意地想要将孩子培养成“大家”,但总觉得他做得不够好,总觉得他还可以再努力一点,归根结底就是接受不了他的现状,所以才造成了我的“过度焦虑”。其实这种“过度焦虑”不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影响着我们整个家庭。孩子的急性子、不自信,很大程度都源于我的对他的不理解、对他的各种不满意。王明阳说,道是“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接纳孩子的不平凡亦是如此,与“外在”无关,只关乎父母自己的心态。怎样从心底里接纳他的不平凡、接纳他的不完美,真正认可他的努力、欣赏他的付出,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必须面对的现实 你的孩子必将平凡”读后感


八(2)  班   徐绑彦

作为父母,你可以有望子成龙的梦想,但当不得真。如果不出意外,你的孩子必将平凡。

孩子们终将很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容易被问到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啊?”日本的小孩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往往会回答,长大了想当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但这样的答案在中国是会被无情嘲弄的。谁家孩子要是敢说自己长大了的梦想是做个厨师,就连他的父母也会觉得颜面尽失。

在中国,父母们早早就教会了孩子标准答案,长大了只能做科学家、文学家、宇航员……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被认为有出息,父母们才会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这符合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

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定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伟大责任。

当然,这情有可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不用去探讨这是出于什么心理,也不用去争辩这种做法的对错。我们只说明一个事实: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

事实上,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一样,长大后大部分都做了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不同的是,日本人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往往可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超过五年,甚至有很多人一辈子就做一份工作。而中国人则总是牢骚满腹,频繁跳槽。面临差不多的工作内容、薪资收入、生活压力,日本人往往没有中国人那么焦躁不安,抱怨连连。究其原因,正是中国人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从能力上,都丧失了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与快乐的能力。

所以,我们很多人过得并不快乐。承认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机会。

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于有能力过平凡的日子。

李娜,让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网球女王,头上的光环照亮了无数绝望人黑暗的心。她在一次接受采访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无休止的练球。一天要打烂几十个球。同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夜以继日,无休无止。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平凡,简直是枯草乏味。

不仅仅是李娜,几乎所有的奥运冠军都有过相同的经历。也不仅仅是奥运冠军,几乎所有不平凡的人,人生中99%的时间都在经历平凡和枯燥的煎熬。网上曾经流传着中国首富王健林先生一天的日程表,从早到晚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在路上奔波。从工作本身来看,也平凡而乏味,并没有多少激情和趣味可言。

其实,所有让大家惊羡的成就,几乎都是在平凡中造就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家,平日里一定是做不完的重复而无聊的实验,看不完的是艰涩而无趣的学术文集。

不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成就的。

事实上,之所以不平凡,恰恰是因为他们具备度过平凡日子的能力。换句话说,不懂得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就不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一心想要将子女摆脱凡人行列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人为忽略了这种能力。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个别父母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个天才。如果真的中奖了,自然不能浪费。不过一定要先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这是小概率事件,基本和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脑袋差不多。所以,在准备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他是否真的具备某种天赋;同时,也要照照镜子,如果说自己都是庸庸之辈,就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了。

最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孩子确实是天才,也不可忽略了培养他过平凡日子的能力,否则,纵是天才,也会成为庸庸之辈。毕竟,无论谁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平凡的。



2018年4月18日

八(2)班 徐邦彦家长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不论学习还是工作,要想出成绩一定是得当事人自己从心底想做、想做好,付诸努力才有可能成功。要他做、他要做,前者被动、后者主动,两种做法会有完全不同的收效。

引用孩子学校同学的作文里的一段话,我觉得写得特别好,尤其是想到她还是个孩子、学生,就觉得更好,她能自觉自醒、理解感悟到这个深度难能可贵。

“成功有时并不在于你有多聪明,而在于你近乎愚蠢的努力中。追求成功就要信仰成功,信仰成功才会每时每刻都全力以赴…… 强大的内心,往往可以创造惊人的奇迹…… 只有拼搏过,才能无怨无悔。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从文中不难看出孩子对自己有要求,因此从自己的内心想努力、并且愿意付诸行动、做好自己。

家长参与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从孩子出生、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上幼儿园、上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摸索、努力、成长,其中缺少不了家长的引导。我们小时候父母对孩子大部分可能更多的是说教,现在教育提倡家长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在平等、轻松的气氛中让孩子学会做人、明白事理、分辨是非、感恩生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明天打基础。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能干,我们大可不必焦虑,放下控制、放下担心、放下多余的牵挂,让孩子有机会在生活中得到磨炼、获得自己的力量。放手给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索、做好自己。父母用不着事必亲历,整天围着孩子转。为孩子树立榜样,支持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陪伴孩子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做家长该做的是引导他、激励他,在他迷茫的时候开导他;在他挫折的时候安慰他;在他取得成绩的时候喝彩他…… 以便能激发他的潜能,做得更好。待他取得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成绩,都会对他有促进作用,获得更多自信和勇气,每一步都走得笃定,他更加会愿意去努力,这样就进入了良性循环,越是努力越是容易取得更大的成绩,越是有好成绩越是能激励他更加努力。

“万事开头难”。每个孩子都不同,每个孩子的花季也不同。有的孩子自律性强些,家长稍加引导就能唤醒孩子的内力,因此事半功倍,小小年纪就懂得了自己努力上进;有的孩子可能自律性差些,这就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督促和协助,相信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对孩子有促进,呵护自己最美的那朵花,坚信我们早晚都会等到自己的花盛放的那一天。没有人是完美的,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耐下心来,找到问题根源,逐步改进。在不久的将来,在他内力被唤醒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全都值得,终于等到这一天,还好自己做到了坚持不懈,还好从没想过说要放弃努力。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爱他、疼他、期盼看到他幸福快乐,那就得学习、摸索,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沟通方式帮助他发现、经历、探索、收获,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成长路上,父母一样任重而道远,学习、努力无止境,孩子们的成长路上,我们是给他们加油、安慰、鼓励、喝彩的人…… 青少年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教育孩子,就要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给他爱、给他力量、给他信心。

帮助孩子唤醒内力,比别的任何的点都来得重要,他要做、要好,就会事半功倍,孩子省力,父母放心。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娇惯、不是代替,而是引导帮助他激发自己的潜能,那力量可以大到超乎想象。

泰戈尔说过:尽管走下去,不必逗留着,去采鲜花来保存。因为在这一路上,花自然会继续开放。愿我们一路走来,一路花开。


八(4)班 陈超然妈妈

再好的教育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八(4)林子晗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个家长最朴素的追求。我们热切的期望子女们在国内能考上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更甚至者耶鲁、哈弗。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的一位学长河南平顶山人,是一家企业的部门领导,工作繁忙,嫂夫人在银行工作。因为时代的缘故,他们只有一个独子。为了让儿子长大后才成、成器可谓倾注了他们毕生心血。他们的户口在平顶山,按国家的现状只能踏踏实实地在平顶山上学。可是他们采取了一个非常“别致”的做法----嫂夫人从安稳的银行辞职,同时办理离婚,再同时与上海的一个熟人办理结婚,再后来将儿子的户口迁到上海。。。这一切就是为了让儿子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从此他们家庭两地分开,嫂夫人在上海做专职妈妈----陪读!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从小学、初中、高中就这样一直陪着。最后孩子考上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个大家不怎么知道的大学。聚会的时候,学长两口子谈到这个话题,言语中莫不是无奈与尴尬。问题出在哪?他们的回答也耐人寻味。他们说能考上一个大学已经很不错了,更不用说他们初始的理想了。原来,孩子一直是嫂夫人盯着学习,稍加不注意,要么玩游戏机,要么溜出去玩,要么同学聚会,反正就是不怎么花时间在学习上。。。学习成了孩子的负担!

这个例子虽然有点个性,但是我们日常对孩子的教育与之又有多少差距呢?!我的孩子大部分是被动地学习,周一到周五回家妈妈负责看护着做作业,周末又被妈妈安排的补习班或者课外作业占据,不管他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反正都得做。每天晚上做作业时间很晚,孩子很疲惫,大人筋疲力尽。第二天孩子拖着疲惫的身心去上学,大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工作。孩子没学好,大人工作绩效也受影响。付出了很多,收效却不成正比。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不懂心理学,不懂教育学,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儿子继续任由他妈妈“蹂躏”。

这次班主任给的这道题,警醒了我----内力觉醒!于是勇敢的接受了这个题目。

什么是内力觉醒?!简而言之就是自觉性,自觉学习!

知名教育学家曲刚有这样的论断: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得到的肢体力量,叫做生命外力,一个是我们表面上看不到的心理力量,叫做生命内力。当代社会里人们对教育的一个普遍错误认识是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或‘技术就是力量’,甚至过分畸变为‘考分就是力量’、‘名校就是力量’、‘出国就是力量’,并在这个方向上越走越远,这都是因为人们普遍没有意识到心理力量才是最强大无比的力量。

内力即心理力量!体现出来的就是自觉性,是一种自主力量。我们的家教更应该侧重于激发孩子的内力觉醒,培养他们的自觉性、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让他由被动学改为他要学。我每天送儿子上学,叮嘱他利用在途的二十多分钟读读英语或语文。可是读着读着,声音由大渐小,最后不是读书声是鼾声。真心地窝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缺少学习的动力,思想不集中,没有重视晨读的重要性。由此及彼,在学校、在家里,凡是学习的环境,大体差不多。这是最典型的心理力量不足,内力没有觉醒。

内力,说穿了,就是孩子的一颗心,内力觉醒,就是孩子心的觉醒。别小看了一个“心”字,别看人人都长心,但这世界上很多人的心是死的,或半死的,或不知不觉提前死掉了,这是很可惜的事。很多人的心、很多孩子的心,因长期没有被发现和提供营养,没有得到过良好发育的机会,这在中国不是少数,甚至是大多数。心死的人活一生,是困难重重的,哪怕仅是小小年龄的儿童,若心发育不良,或提前心死,都会一生软弱无力,学习个加减乘除都六年学不会、背几百个英语单词都会压垮他。 

要唤醒内力,唤醒“心”的力量,靠什么?靠食物、靠钱、靠体力、靠考试、靠分数、靠作业、靠制度、靠压力……?都不行!办法只有一条:靠人心!靠人心换人心,靠用大人的心来唤醒孩子的心。人心怎么换——靠交谈! 交谈也叫谈心,谈话换心。一般家庭里大人和孩子常常没有正常的交谈生活,大人一说话对孩子就是指责、要求、训斥、追问、逼问,很少有心对心的放松的平等交流,或轻松的交流仅限于吃喝玩用等微小琐事,从不涉及关键问题。

知道用谈话去教育孩子,仅是内心唤醒的开始。可谈什么呢,怎么谈呢,这里有两难。一难是因为用“心”去唤醒孩子,首先家长要有“心”。如果家长本身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平时粗心大意,不观察、不思考、不学习、不总结、不积淀,何来的生命感悟和生命智慧给孩子?凡不是学习型家长和不思考型家长,则难以成为孩子心灵的启蒙人。学习型家长,可不是指大学毕业之类的“高知”家长,积攒了很多专业知识却没有智慧输送给孩子的高知家长比比皆是。二难是难在谈话的技术上,要懂点心理学。同样一段话,有的人讲出来很受听,有的人讲出来就索然无味,这就是谈话的艺术,心理学的艺术。为人家长、启发人心,做孩子心的工作,不会说话的艺术怎么可以,说出话来不走人心怎么可以? 

以上这些论断不完全属于我的见解,但对我有极大的启发。我将从改变自己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心”之人,进而让我的孩子有“心”。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与我有同样困惑的家长有所帮助,激发孩子的内力,使其内力觉醒,我们为时不晚,一起行动吧。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八(5)班32号孙宇飞同学6月份家长作业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一是肢体力量,叫生命外力;二是心理力量,叫生命内力。人的肢体力量是弱小的,即使是大力士,它的力量也没有一只牛有劲,他能举起的重量也是有限的。而人的心理力量一旦被唤醒,那是巨大的,能改天换地,无坚不摧,势不可挡。教育孩子的最大失误,就是把孩子的学业当成教育孩子的大目标,而没有通过教育来唤醒孩子的心理力量。

有很多活生生的事实都证明:孩子会不会自主学习,直接决定孩子成绩好坏!孩子自主学习的内力一旦觉醒,就能在没有外力催促或逼迫的情形下,自觉地把家庭作业完成,认真预习明天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底,再给自己增加些课外阅读的任务。而没有主动学习内力的孩子,做家庭作业时老是磨磨蹭蹭,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做完。做完作业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要想再叫他多学习会儿,那可难于登天了。

不能唤醒孩子内力的家长,是一名不合格的家长!可是该怎样唤醒孩子自主学习的内力呢? 作为一名八年级孩子的妈妈,这个问题深深的困扰了我。经过不断的学习,也一直在和大家请教,总结如下:

首先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应该一直在孩子身边自始至终的进行监督;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认真学习,家长也要起带头作用,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现在的社会科学技术日趋发达,家长在多变的环境中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孩子来说,自主学习反而是掌握技能、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而作为家长,要对孩子自主学习的信号敏感,并敢于放手,给予从旁指导。

其次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青春期的孩子性情多变,敏感的自尊心不容忽视,在和孩子一起的时候一定不要打击孩子,要安慰他,鼓励他,尽量避免和孩子正面冲突,慢慢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增强,他的内力才能觉醒。要带着孩子去尝试不同的事情,注意观察孩子的兴奋点,在生活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还能带动学校内的学习。

要唤醒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是一个伴随着痛苦和煎熬的过程,会经历无所适从,可能会产生烦躁情绪,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学习收获不大。这时我们家长要沉住气,和孩子一起经历这个过程。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啊!



孩子成长的“内力”杂谈

八班(5)班33号刘远杰6月份家长作业

学校布置了家长作业,周末一定要上交,小孩之前订购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次家长的作业是针对《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写读后感或者赞美、附和之类的文章上交学校家委会。我也不想百度照抄,这给孩子看见了更加没法唤醒孩子的“内力”了,也就杂谈几句。

当今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社会观念、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等等,无一不是日新月异,文艺中描述的“象牙塔”---学校并不是清静之地,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教育观念也无一不体现了社会的主流思潮,特别是教育政策更是政府活生生的政策试验场和用武之地。

家长是孩子生命的起源、思想的起源、人生启蒙的导师,言传身教,与小孩的成长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家长,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学校,也会成就什么样的学生。

近观中国近代的教育,教育观念是是非非,变来变去,窃以为没有建立起一个长久的、以人为本的、以社会为本的体系,一下彻底的否定传统文化、一下又要兴起儒家文化,其实封建糟粕与传统精华鱼龙混杂,新文化运动反对的东西现在又大行其道,各取所需,小孩也就鹦鹉学舌。一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什么是现代化? 面向什么未来?其实作为家长,由于为生计整日上班,没时间搞研究,也不会研究,从来没有弄懂过,也不会跟孩子去谈这些假大空的话题,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近代中国在科学技术和人文方面对人类的贡献乏善可陈,不是中国人不优秀了,不勤劳不刻苦了,难道也是学生“内力”没有觉醒?现在教育专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号召家长和学校一起来发掘学生的“内力”,可以说是找到了点金术?

而现实是教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小孩越来越难教育,投入越大,产出越低了,整个社会都在谈教育,投资教育,公立、私立、民营、中外合营,不一而足,教育成了产业,教辅机构上市了、上网了、人工智能化了,靠教育赚钱越来越妥妥的了。教师越来越累,家长也越来越做不了家长了。老实说,写写读后感式的家长作业还能应付,毕竟还识中国字,要是搞理化、奥数等,那吓得我小孩都不能生了,因为我奥数肯定要整零分,我之前听我小学的数学老师说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自己说他考奥数都考不及格,所以我对奥数从小都怕怕。

说了半天,到底孩子成长要不要唤醒“内力”呢?那答案肯定毋庸置疑的,我其实担心的是怎样去唤醒,去唤醒孩子什么样的“内力”?要是把孩子的“内力”一唤醒,家长就高枕无忧了,那我何乐不为呢。

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我又担心唤醒方法不当,把小孩搞得走火入魔了,岂又不是得不偿失?左思右想,踌躇再三。

当然,方法肯定是有的,继续读专家指导教育的丛书,里面很多道术可以用,不过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了。运用成功了,就升重点,读名牌;运用不好的,自己想办法改进;走火入魔的,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八(6)班李睿敏家长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就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在意,因为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成绩确实是孩子将来中考、高考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的情况下,我确实给了孩子不小的压力。但是从孩子上学开始,对于课外辅导的课程,我一直本着孩子想学的就让孩子学,孩子感兴趣的爱好就让她学习,就是在孩子数学成绩非常不理想的情况下,我还是征求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自己的要求下才让她进行课外辅导。虽然如此,但是在我自己给孩子的数学进行辅导时仍然会比较急躁,从而导致了孩子数学成绩反而越来越不理想。

自从看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书中的“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文章后,我还是稍稍庆幸了一下,还好我以前没有对孩子在课外辅导上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也没有对孩子将来是否可以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提出相应的要求。但是我还是对我自己在辅导孩子时的情况进行了反省,所以现在对于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主要以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为主,我都不在她身边,一来可以锻炼她的独立性,二来还可以减少对她的影响,只是希望她能自己有自觉,一旦出现成绩不好的情况也不对她进行呵斥,出现进步的时候及时对她进行鼓励。我现在还对孩子将来的理想进行鼓励,利用孩子的理想来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总之,通过这些做法,孩子的成绩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使我更加相信只要孩子自己想学习了,总有一天,她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最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在力量”读后感

八(6)班   林钰欣家长


对于一个学历不高的孩子母亲来说,教育孩子是个难题,特别害怕孩子毁在自己手里。在我没看见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觉得教育孩子就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好的发展前程。每天不辞辛苦的奔波着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回到家里义务辅导孩子学习。相信绝大多数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辛苦着、努力着。

但当我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忽略了孩子表面上看不见的心理力量即生命内力!人的心理力量是无限巨大的、势不可挡的。能够改天换地、无坚不摧,一个人的一生强大与否、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快乐与否,不取决于他的肢体力量而主要取决于他的心理内力。我们作为孩子的妈妈,无非就是想让孩子一生强大、安全、自信、幸福、自由,以后有一个好的发展、好的前程。孩子不够努力,只能借助我们的督促,但是父母不是孩子永远的保险箱,可能只是暂时的,但当孩子长大了,要飞出我们的世界了怎么办?只有让孩子的心理内力觉醒了,赋予他们一生使用不完的巨大力量,才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但是在最后带回来一个问题——如何去唤醒孩子的心理力量即生命内力?我想,只有家长好好的去学习,多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慢慢的提升自己,慢慢的摸索,努力的使自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最后也感谢编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才让我们这些没有“上岗证”的父母,有了靠山,不至于惊慌失措。



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八(7) 陈骥远家长


作为父母总是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免不了信心满满的规划一番。 但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真正摸到唤醒孩子内力的法门,纵观孩子的成长之路,对这个话题,也许我只能举几个反面例子。

幼儿时,每当孩子接触一样新事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一本正经地教他,但孩子往往三两次后就不玩了,大人只以为孩子不感兴趣了,现在看来也许孩子是不接受这种教他玩的方式而放弃了。

小学阶段,总是把孩子的学习当做头等大事,每当作业完成后总要额外布置几道题巩固知识;假期里,早早帮他列好学习计划,不止督促他完成假期作业,还要预习新课。慢慢地却发现孩子没有按着想象中的越来越好,尤其四五年级反而开始成绩下滑,也许这是孩子反抗的征兆。

进入初中,孩子也到了青春期更叛逆更不服管了,老师反馈作业不交不订正,我们还像小时候一样在用催、盯、吼的方式,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不但学习没有搞好,反而亲子关系也陷入僵局。

现在想来,损失惨重。家长的心愿是好的,但是采用了不适合的教育方式,一味地替孩子订目标,定计划,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指点指正,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力。

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错误,开始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自己管理学习和生活,当然,家长并不是完全退出,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关心和提醒,希望能慢慢地让孩子自己内力觉醒吧。

观后感

八(7)陆丁涛家长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一路艰辛漫长,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引导力。陪同孩子一起体验漫长的学习生涯,而且同样需要各方面的协同。

用心阅读案例中的妈妈对于她的孩子是抱有多么大的希望和寄托,但是过程也是比较迷茫,因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不在安逸与顺从妈妈的想法,女孩已经有自己的小心思,而且越是妈妈要求于孩子的事情,往往是适得其反。纵使女孩对于学习比较怠慢,迫使妈妈开始担心孩子今后的学业。

众望所致,其实很多父母都和这个妈妈一样,在教育孩子上,所做的一切付出和努力可谓可歌可泣。但是可能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都出现同样的一个问题,没有唤醒孩子内心的觉醒,导致失败的教育。

所以没有唤醒孩子内心觉醒,父母就算付出再多,给到再多,都是一次失败的教育。父母因以身作则,引以为守。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从自身行动出发,鼓励引导辅佐孩子,来唤醒孩子的心理力量。从而让孩子亲临体验父母的用心,更加阳光的面对他人和自己,主动的参与学习,以及其他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才是正真的好教育。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的学习感想

初二(8)班 李楚怡爸爸

天下父母总是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能通过给予孩 子最好的教育,使之不输在起跑线上。不过,虽然父母用心良苦,但孩子懂事的少,叛逆的多。一面是父母的焦虑;一面是孩子的年少叛逆,学习的过程,总是在两者不和谐的交响曲中前进。但如果能唤醒孩子内力的觉醒,则两者可达到和谐统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是要一个过程。谚语说的好,你可以将一头牛牵到河边,但你不能按住它的头喝水。如果牛还没有意识到喝水有多重要,它压根就不愿意喝水,人们越努力,牛只会越逆反,甚至会牛角相向冲突起来。学习读书也是如此,父母哪怕用根绳子把孩子天天捆在书桌前,如果孩子自己不愿意,书也是读不进去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尽快了解到,学习使人进步、强大,为实现人生的愿望和价值,现在就必须主动积极、争分夺秒去吸取知识的营养,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更大。

时间无法倒流,光阴不可再来。只要孩子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唤醒了自愿学习的内力,所有学习的过程,都是快乐的;每一点的进步,都是开心的。学习会让孩子其乐无穷,效率也是事半功倍,其幸福感和满足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反之,如果一味地强调苦读蛮学,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其结果一定是父母焦虑,孩子自己失望。





读《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感悟

自从阅读了《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这篇文章后,我感同身受,同时也很好奇怎样唤醒孩子的内力。

文中有段观点: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股力量:意识肢体力量,叫生命外力;二是心理力量,叫生命内力。身体生命爆发出的是极为有限的外力,而心理生命爆发出的是人无限强大的内力。人一生的成就大小与幸福程度,不主要取决于人的外力,而取决于内力。因此,照顾好孩子的心理生命比照顾好他的身体生命更重要,因为支配他一生活动的最大力量不他的身体力量,而是他的心理生命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内力。而要照顾好孩子的心理生命,首先就要学会观察孩子心理内力的存在。

那么,怎样观察、启发孩子的心理内力的存在呢?如:要孩子自己知道做事情、听课抓效率!要孩子自己知道改正粗心的坏毛病,这个要解决“粗心”是谁的意愿?其实是家长的意愿,不是孩子的意愿,孩子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粗心对他来说有什么损害,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到了感觉自己非把它解决不可的地步。所以家长就是讲一百遍“不要粗心”也无济于事。又如:心里要有别人、独立思考比追求正确答案更重要、学习探索是终身乐趣、要懂得努力还要持之以恒、永远和自己比。融入各种小故事、小事件、小游戏中,让孩子们表达出自己对故事、事件的认识、看法,孩子们一遍遍地听、参与,然后一遍遍地表达后,这些认知就深刻植入了他们的脑海中,那是不需要灌输就从孩子自己脑子里滋生出来的想法,他们这么想自然也会慢慢学着去做。

很多内力在孩童时代没有得到完全唤醒的人们,长大后懦弱、怕事、不敢做、不敢为、不敢闯,个人认为唤醒孩子的潜在内力真的很重要。

金欣玥家长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