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V在线登录|首頁(歡迎您)

信息发布  |  OA系统  |  
八年级家校活动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研究 > 八年级家校活动专栏 > 正文
八年级4月读书育儿心得
发布日期:2018-05-30    作者:彩神V在线登录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八(1)班金芷伊家长金海燕

女儿已经初二,青春期的各种表现也愈发多了起来。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孩子在应对压力时,会表现出易冲动的特点。

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孩子的成绩和学校排名一下子退步了很多,作为妈妈我的焦虑也多了起来。参加了家长会之后,这种焦虑就更加升级。于是,我认定是手机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决定与孩子商量,在寒假期间,白天把手机交给我来管理,晚上再给孩子玩。对于我的建议,孩子没有做任何反抗,同意把手机交给我,甚至同意晚上也不用把手机还给她。

对于孩子的反应,我感到有点意外。

但让我更加意外的是,当晚,孩子把自己房间里最喜欢的那些海报全部都拿了下来。她的这个突然的举动,让我意识到孩子对于我的建议有强烈的负面情绪,但由于对自己的成绩也非常不满意,所以没有向我发脾气,而是选择给自己一个教训。

今天通过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对初中生心理的特点有了更多理解。案例中,由于爸爸把手机扔出窗外,孩子也跳了楼,这是多么可拍的后果。

现在回想,收手机的处理方式可能有些不恰当。由于成绩下降,我对于孩子产生了不信任,而我的不信任,给孩子带去很多不好的体验。青春期的孩子由于激素增加等生理原因,对于这种压力,可能会有冲动的行为和过激的反应。我应该庆幸孩子只是把自己的海报拿下来,没有做其他让我担心的事情。我检讨自己,当时更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冷静地与孩子沟通,讨论成绩下降的原因,讨论改善的方法。对于手机,也应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形式上建议而实质上强行没收孩子的手机。

女儿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自己独处的时间越来越多。不像小时后喜欢跟着我。虽然有些失落感,我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给孩子更多独处的时间。

与青春期的女儿相处,也会有惊喜,发现孩子突然长大,更加自律。女儿从小不爱运动,我们做了很多努力想改变她,但都没有效果。而上了初二后,女儿每到周末晚上会很自觉地自己出去跑步,这个变化让我觉得很神奇。

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虽然会有很多头疼的事情,但也会看到孩子越来越成熟自律。作为家长,我始终认为,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是与孩子相处的最好方法,也是让孩子成长为自律的成年人的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八(1)班    曾益清家长

上了初中的女儿似乎变了,不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自己逐渐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处理事情也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方法,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变得对某些事物越来越敏感,变得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面对青春期的她我也是束手无策,焦头烂额呀。

头疼的手机问题,动漫,小说,甚至更为严重的拖延症都是那么的令我着急上火呀,当初听话爱笑的小棉袄变得面目全非,肆无忌惮的拿着青春当借口,让家里的空气都充斥着张扬着属于自己个性的味道,挣脱,自主,享受自由,青春期的女儿真的变了,变得大胆了,变得有主见了,变得更倔强了,在无法一一甄别中我彻彻底底要上纲上线了,但是有用吗?

成长的路上,最难明白,最看不透的就是自我问题,自诩好强好胜的我用尖刻的语言面对“吾家有女初长成”时却看不清我自身的问题,看不清自己,常常羡慕别人的优秀和成绩,唯独忽略了自己女儿的感受,我是那么的希望女儿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在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说实话,我怕遇见问题,怕自己的不冷静面对日益长大的孩子,怕自己的尖刻戳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怕自己的落伍的知识被孩子鄙视,既然我们无法逃避问题,那我们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此时的你和我的成长,我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

在今天信息时代,一切变化太快,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及要求也都日日更新,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唯有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学会自己长大,做一个内心强大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让自己更有竞争力,女儿,你说是这样吗?

在遇到问题是,渴望外界有人给予帮助,我一直信奉:“答案不在别人身上,改变要从自身做起”,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总有一束玫瑰为你盛开,渴望成长,渴望成为一个和女儿贴心的妈妈。

这样。明天我们依旧手挽手,依旧分享快乐!


读《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后感

八年级2班   吴雨萱家长

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到“青春期叛逆”,都觉得初中阶段的孩子是最敏感,最难沟通和交流的,也最容易出状况的。

我公司一个同事的女儿,就是在初中阶段开始早恋。作为母亲,我那位同事真的是什么方式方法都尝试过了,软硬皆施,但是还是没能改变女儿的态度,差点要断绝母女关系。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为了断了自己女儿和男同学的亲密关系,只能狠心让她女儿转学到北京的中学读书,自己也为此换个份在北京的工作。

如今想想我自己,女儿也正值青春期,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生时期。平时我也时时关注她身上的细小变化:为什么会心情不好?怎么有时会发呆?怎么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了?……当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我也总是先克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静下来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试着用同理心去理解她,然后选择一种相对平等和融洽的“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方式,避免让她产生反感心理。

在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对青春期孩子的脆弱以及他们生理上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再回想一下自己在青春期时的状态,就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孩子现在所处的阶段及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问题。作为父母,当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时,切记一味地指责其过错,用说教的方式去逼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当其面临一些自己无法想通的困难或人生问题时,能有一个“良师益友”在她身边理解她,支持她,鼓励她,并为她提供最贴心温暖的帮助;同时也让她明白:父母永远是她身边最爱她的人!

2018年4月16日


平稳度过初中生“心理脆弱期“

八(2)班谢童家长

前两天,邻居奶奶告诉我她女儿小区的两个初一女生从9楼跳下身亡,原因是其中一女孩的父母正在闹离婚。今天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一文,两起案例又是两个初中生的生命消亡。作为独生子女的初中生家长,每听到看到此类事件,就胆战心惊,余心惶惶。

上初二以来,女儿跟我们交谈的话题越来越少,在家里越来越沉默,回家房门一关。看书?唱歌?玩手机?不知道,只能在门外细听动静来判断孩子的喜怒哀乐。学习完《为什么初中生如此“”脆弱“”》,理解了这是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正常表现,为了挣脱父母的臂膀和控制,走进同龄人中,走向独立。

学习完《为什么初中生如此“”脆弱“”》,多了一份对孩子的理解,孩子在学校越来越感受到了中考所带来的氛围和压力,回到家里,父母又盯着孩子的成绩不放,希望她每时每刻都在看书做题。孩子缺乏个人空间,压力无处宣泄,只能以沉默来反抗,此时,如果父母做出了过激的行为,如扔手机,谩骂和殴打,孩子很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来。

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平常的孩子,成绩第一的孩子永远只有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第一位的,也许我们的孩子上不了清华北大,成不了大名大家,但他们一样能得到快乐幸福的生活。我们自己无法做到最优秀,就没有理由要求孩子最优秀。父母的心态平和了,才不会过高地寄期望于孩子身上,望龙望凤,给他们增加压力。我特别赞同书中提到的“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这句话,初中的孩子已经对父母的说教有免疫力了,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从去年开始,我告诉女儿要管理好自己的身材,并身体力行地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度锻炼,经过近10个月的时间,自己的体重下降,身体变好,连身材也变得年轻了,而女儿反而更喜欢跟我沟通了,她做事也更有条理了。也许这就是“用间接的方式去影响孩子”吧。

星期天晚上,我因开车疲劳早早地睡下了,发觉没有人催促的女儿到时间就自己洗漱睡觉了, 期间我让她倒水,她还特意加了热水,并告诉我当心烫。我发现,孩子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需要我们无时无刻地盯着,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成长,他们一定能能平平安、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度过自己的“心理脆弱期”。       


读《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后感

八年级2班   吴雨萱家长

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到“青春期叛逆”,都觉得初中阶段的孩子是最敏感,最难沟通和交流的,也最容易出状况的。

我公司一个同事的女儿,就是在初中阶段开始早恋。作为母亲,我那位同事真的是什么方式方法都尝试过了,软硬皆施,但是还是没能改变女儿的态度,差点要断绝母女关系。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为了断了自己女儿和男同学的亲密关系,只能狠心让她女儿转学到北京的中学读书,自己也为此换个份在北京的工作。

如今想想我自己,女儿也正值青春期,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生时期。平时我也时时关注她身上的细小变化:为什么会心情不好?怎么有时会发呆?怎么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了?……当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时候,我也总是先克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静下来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试着用同理心去理解她,然后选择一种相对平等和融洽的“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方式,避免让她产生反感心理。

在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对青春期孩子的脆弱以及他们生理上心理上的一些变化,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再回想一下自己在青春期时的状态,就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孩子现在所处的阶段及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问题。作为父母,当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时,切记一味地指责其过错,用说教的方式去逼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观点。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当其面临一些自己无法想通的困难或人生问题时,能有一个“良师益友”在她身边理解她,支持她,鼓励她,并为她提供最贴心温暖的帮助;同时也让她明白:父母永远是她身边最爱她的人!

2018年4月16日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这么脆弱?

彩神V在线登录八(4)班 顾赟家长

不知何时开始,你已经慢慢成为我家庭教育中的指导老师,教会我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结合实践生活更好地教育孩子,为此注重家庭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休闲时,我翻开书中的一页,有一行敏感的标题映入眼帘——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我默默念这行字,仔细解读文中的案例。看完之后,现在孩子难道心理就是这么脆弱吗?文中讲述的孩子不惜拿自已的生命来与父母做对是什么因素呢?

如今,12-15岁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早期,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大,忽阴忽晴,他们已经学会全新的思考方式,不愿家长更加对他们的管教,因此而产生于父母的对抗。看到这里,我想到平时管教女儿的情景,在女儿平时成绩不够理想时,总带有一些个人情绪和不满,现在想想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后退一步,努力了解真实情况,把孩子的表现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去观察。给孩子多一份理解,给孩子多一点沟通,才会了解孩子的真正表现的原因是什么。

书中又说到,随着孩子的自我成长,想挣脱父母的控制,走向同龄人朋友。这时,孩子常常会表现为越是家长特别强调的事,强加给她的东西,孩子都会强烈反抗。此时我自己也发现女儿在平时的接触中已经对我有一种渐行渐远的行为,缺少了儿时的依恋情结,多了一点冒犯和不尊重,喜欢一人独处!但这些行为孩子不一定是针对家长,而我们家长以角色扮演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想想,孩子在成长阶段她表现出各类的叛逆心理,恰恰是希望能够成为独立之人!而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抓大放小,以新姿态与孩子有定期互动!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愿做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路标,就像航空母舰一般,为孩子在浩瀚的星空下发现潜在能量,以爱和智慧,陪伴他成长!


沟通、尊重、信任

——脆弱变坚强

八(4)班   季信毅家长

“跟你没什么好说的!”儿子红着眼眶冲回房间关上了门。一瞬间,被冒犯的愤怒涌上了心头,冲突一触即发。“深呼吸,深呼吸”,我在心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控制情绪。这是孩子在七年级时候发生的事情。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个每天放学回家就叽叽喳喳像小麻雀一样围着我说个不停的孩子长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沉默了。心中藏了小秘密,许多事情不愿再与父母说。即使偶尔说出来,我们也会觉得他或者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或者幼稚可笑,想问题太简单。久而久之,我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了,抵触越来越多。

焦虑之下,我在各种育儿书籍中汲取知识,在与同事朋友的交谈中互相取经,我发现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他们偏激易冲动,他们好奇急于探索,快速生长的身体,使得他们常常以大人自居。于是,针对自己的孩子,我总结出了六个字——沟通、尊重、信任。

借着全家一起吃晚饭的时间,我们不再总是“挤牙膏”一样寻问他在学校里的情况,而是主动跟他聊一聊我们的工作,聊一聊一些热门话题与社会问题,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包括我们曾经走过的弯路,我们犯过的错误都会讲给他听。渐渐地孩子不再爱搭不理,而是会主动加入我们的话题,我相信他一定能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聊天中学会很多做人的道理。顺畅的沟通使得家庭气氛很融洽,孩子不再总是三缄其口,沉默是金,而会主动与我们也说起他在学校的事情,我们也不再总是以家长的口吻讲大道理,而是像朋友一样与他共情,为他提提建议,出出主意!

记得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你的孩子其实并不属于你,他们是对生命自身渴望从而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独立个体,他们虽然是父母的结晶,但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权利。只有孩子被他人尊重,他才可以获得自尊,从而再去尊重他人,这是成为一个健康人格所必备的条件。我知道,我必须要鼓励他有自己的思想,而我自己也要学会慢慢放手,尊重他的意见,倾听他的想法。家里的大事小情我都会主动与他商量,小到增添家用电器,大到旅游出行计划,尤其他的课外补习以及兴趣爱好也都是在充分尊重他的意见下商讨,本着孩子做决定,家长给分析的原则执行的。只要说的有理,我们都会尊重他的意见。遇到与我们相左的意见,我们也不再强求孩子一定要服从我们的看法,允许他保留意见,有些事情必须需要时间来证明,我们愿意与他一起成长。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信任是感情融洽的基础,对孩子也一样。对于青春期,急于做“大人”的儿子而言,我们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他的学习和兴趣爱好以及补课的时间安排我们给予了充分的放手,只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劳逸结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即可。至于放学回家后老师布置了哪些详细的作业我们并不会逐条去核对,更不会坐在旁边“陪伴”他写作业。尽管心中也会有担忧和焦虑,但是尽量不放在脸上,更不会去翻看孩子的手机和书包。通过对他学习态度的观察,我们进行适时的督促和提醒。初中的孩子,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希望能够在家里给他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相信他为了不辜负我们的信任,也会更加努力的。

如今,孩子已经八年级了,马上就要迈进初三的行列。虽然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孩子与我们逆反抵触的情况却越来越少了,这让我们心里还是感到很欣慰的。互相理解,可以让一切变得美好!你的一切我都懂,你的不好我接纳,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坚强后盾,我们平等的关爱,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人生自然而然地会向着光明那一方。相信充满正能量的人都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在遇到挫折,遭遇问题时会勇敢地面对,积极地寻求解决方法,决不会让情绪控制自己!

都说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一种勇气,年少的孩子们每天都带着加速度在奔跑,渴望找到未来的答案。它有时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有时是欢腾的,灸热的。在教育孩子上,我们都是新手,但是我们边摸索边学习,希望与孩子共同成长,陪伴孩子平稳度过这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闪亮日子!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八(5)班11号余佳童同学4月份家长作业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深深感觉到自己的女儿的确不再是小孩子了,她的确已经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她不想父母时刻管着她,甚至有很多时候情愿我们都不在家她反而开心,她有自己的爱好,和同学。我女儿有一次因为休息天在家,我从下午下班回来到晚上九点多,除了吃饭一会儿功夫,她就一直在看电视连续剧,而且是那个搞笑的爱情公寓,我一直不喜欢这种片子,更不想让女儿看,但她特别爱看,我当中提醒过几次叫她别看了要眼睛看坏的,但她口上答应就是没有行动,我就一怒之下直接抢过遥控器关掉电视机,她还要过来抢回遥控,但弄不过我,于是就一气之下跑进自己房间,门用力一关,扑床上哭了,然后我就追进去和她讲道理,她才听不进去,更加大声哭还扔东西,搞得我只好离开她房间,不欢而散,我实在想不通这么大孩子还会为不让她看电视而大哭大闹,已经给她看那么久了还好意思哭。

等事情过去后,又发生她看电视有点晚的情况,我就没再制止,我就和她说,你明天要早起上学,这集看完早点睡觉吧,爸爸累了先洗澡睡觉了,她说好的,这样反而等我上床准备睡觉时她也关电视洗澡去了。

她长大了,我不能把她当小孩了,她其实自己也有分寸,家长要给她应该有的自由,不合适的制止反而适得其反。


反思脆弱的初中生心理

八(5)班12号曹梦婷同学4月份家长作业

一直以为自己对女儿的心理素质教育比文化教育更关注,从小就把她当朋友一样对等,而不是以家长的身份去面对她,喜欢和她一起讨论我的工作、我的喜好、我的想法,她也喜欢把她的小秘密和我分享。经常我们一起边散步边探讨生活,对于生活中发生的所谓不公平公正,我总是以正面的姿态去帮助她理解,告诉她心态平衡是她一生必须谨记的“名言”。女儿也一直以阳光乐观的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以为女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是没有什么可担忧了。今天读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上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看完后很随意的问了女儿一句:“为什么你们的心理这么脆弱啊,动不动就自杀什么的,活着不好吗?”

“累啊,压力大!”

“你们有什么压力啊,除了学习也不用操其他心。”

“学习压力大啊,学习不好你们家长又要唠叨。”

“那也用不着自杀啊,你有过想死的念头吗?”

“有啊,大家谁没有啊。”

听闻此言,我心一沉,她居然有这种念头。我不知道她这样的想法是不是真如她所说大多孩子都有。她是什么秘密都和我分享的人,包括前段时间她有些厌学,做什么都没精神,她也如实和我说了,然后告诉我说她已经想通了。可这次她居然什么都没有和我说,如果不是我今天看书随意的问了她,她可能会一直隐瞒这种想法。之后,我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反思这段时间里我对她的态度。因为最近自己的工作太忙,对她基本没细问过,前两天看到她做作业不自觉,一直找借口要手机,心理无名的火直串,还很不冷静的批评了她,指责她越大越没自律性,小学时养成的好习惯都散尽了……。而她难得的不为自己辩解一句,一言不发的坐着看书,当时还以为自己的发火让她害怕了(因为我基本不对她发脾气的)。现在想来,自己当时对她的态度让她肯定伤心了,对她学习上的要求也给了她无形的压力。她想做一个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却发现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件事之后我一直没为自己对她的发火解释并道歉(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我的这一反常让她认为自己真的很差劲了,她让我失望了…….。越反思我越发现自己对她的疏忽。我要求她平静对待这个社会的不公不正,本身对她就是一种不公,她还是个孩子,还没踏入社会,如此复杂的社会现象她如何能看透彻。之前她还争辩几句,后来就不再言语,只是听着。我一直强调着现在是初二下了,学习再不进步就跟不上你的队友了,她们可都是在飞奔啊。最近她都没和我说过她的测验成绩,我也没有过问一句……。这一切看视平常的小事,都有可能让她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恐怖感。

封闭心理是她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为曾和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孩子朝夕相处过四个月,感触特别深,也深知封闭心理是一个危险的征兆。我的女儿现在对我慢慢封闭她的心理世界,虽然不是封闭整个心理,但这对我也是严重警告,对她的关注再也不能疏忽了。很感谢《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她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对青春期孩子又多了一点认识。在我们在书本《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陪伴下,读懂人生路上的那些路标,能像航母一样,为孩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提供一片平稳的陆地,以爱和智慧,陪伴他一路成长!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何“脆弱”

八(6)班   黄傲辰家长

当今社会,报纸、杂志、电视一打开有关中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不绝于耳,有的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的家庭悲剧让人痛心不已。我们常常会思考为何在现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时代反而发生更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

今天看到了这个课题刚刚好我的儿子回家感觉情绪比较低落,他问为何我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可是我发现我的学习成绩跟没有认真备考差不多?那我为何还要认真学习。情绪中多少有点自暴自弃的感觉。我在暗自诧异的同时不得不扪心自问,认真思考。希望可以从自我反思中找到让我满意的答案以及有效的解决问题。

小升初后孩子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学习方法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让成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两年可能他尽心尽力努力学习成绩还算理想。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学习,缺乏个人空间,15-16岁孩子到了发育期不像以前有事就会和父母倾诉。首先他可能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解决问题,想摆脱父母的约束来证明自己。其次可能发现父母幼稚可笑甚至有事都不会和父母交流而是转移到了四通八达的网络。

育儿先育己,孩子身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可以发现父母的痕迹,检讨教育批评孩子的同时先检讨自己,我总结了几点:

1.孩子长大了,不是以前的小宝宝,处处呵护,无所不包。尊重孩子给他足够的信任和个人空间,给他足够的自由,让他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发挥和提高。

2.希望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父母要成为榜样,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3.除了学习,周末空余时间一起锻炼身体。跑步,打球。让心理和生理都得到充分的放松

4.无法直接引导可以间接影响,通过他的好朋友,同学或者书籍等让他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引导。

5.多鼓励少批评,我的孩子比较内向。所以尽可能鼓励,让他得到肯定。

发育期的孩子是让人烦恼的阶段,但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是春天的种子,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子。这就是成长的力量,宽容与忍耐,自由与自律,陪伴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八(6)班  张雨婷家长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有些中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

究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成人感日见增加,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服从长辈的意识淡薄,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惟我独尊,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有意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但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就会养成偏激固执的不良心态。

其二,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而他们的父母因忙于事业,大多无暇顾及他们,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这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从未吃过苦、受过挫折,在日常的学业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的苦闷没办法得到排解,就会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这种脆弱封闭的心理承受不了挫折,一旦遇事就会惊惶失措,甚至精神崩溃。

其三,应试教育下的繁忙学业、激烈竞争,也是学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激烈的升学竞争,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频繁的测验、考试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总是抱怨自己,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此外,父母的离异,或亲人的死亡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不健康的心理。

针对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观察应该在学生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在平常的教学过程、课外活动、学生的交往过程直至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行为动作、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表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还应该让学生建立心灵对话本,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到心灵对话本上,老师定期查看,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

第二,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获得或发现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心理学研究表明,谈话过程实际上是交谈双方之间的一种交往与认识过程。谈话双方的心理特征、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对谈话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用远大理想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中学生的心理挫折大部分来源于成绩的不理想和同学相处不好。老师要对学生的挫折心理给以正确的指导,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初一入学时,很多学生一时不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心理受到严重的挫折。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用远大的理想来激励学生。并要及时地告诫学生,有了远大的理想是好事,但理想和现实有很遥远的路途,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汗水。经过恰当的教育和激励,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成绩也将随之提高。

第四,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读后感

八(7)班   沈子尧家长

12-15岁,正值孩子们的青春期早期,是孩子们迅速从一个儿童转变为一个成年人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们无论从心理上,身体上,或是思维上都会发生很大的转变。作为一名家长,我们应当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来引导他们乐观,积极向上地走出这段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下面是我看了《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这篇文章之后的一些感想。

一、 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普遍都有叛逆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渐渐能体会到喜怒哀乐,也尝试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他们时常会因为一些事情变得喜怒无常,这些都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情况以及行为举止,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学习,交友等方面的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我认为,建立信任是进行有效沟通的主要条件,家长必须让孩子放心地和你沟通,排除他们对你的恐惧,真正地做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这样以后,能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家长也能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纠正孩子成长道路中的一些错误。

二、 耐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家长必须清楚认识到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段时间家长要更细心、更周全地关爱孩子,掌握他们的身心变化情况及需求,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他们从听话乖巧变得叛逆难搞,这些言行举止可能时常会让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伤心,但爱孩子的心千万不能改变。面对变化多端、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家长要始终保持冷静淡定的态度,多思考应对办法。性格开朗的孩子可能突然间变得不爱说话,一向温顺的孩子可能突然变得暴跳如雷。面对出言不逊其实不知所云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陷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陷阱,不能被孩子的愤怒点燃,而应该积极展开头脑风暴,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付诸行动。一旦发生问题,要耐心了解孩子的看法,一定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更不能上纲上线进行人身攻击。

三、 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成长

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过大,家长们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给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无形中施加了过多的压力,从而导致他们选择一些极端的手段来回应。因此,家长应该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把重心放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而不是一味的看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一个孩子的全部。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积极向上,善良的心和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八(7)汤艳萍家长

12—15岁,是青春期的早期。此时,孩子们的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都在经历很多变化,情绪变化大且快,忽阴忽晴,一会壮志凌云,一会伤春悲秋。她们忽然间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因为此时的大脑允许她们不只是像小学生那样简单地接受事实性信息,她们有更多能力运用抽象思维。初中的孩子,常会思考一些比较重大的主题:死亡、人生的意义,以及其他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让他们着迷,促使他们探索、读书,同时也会带来困惑迷茫。12岁以后的孩子,她们开始要脱离儿童阶段,向成年人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会挣脱父母的怀抱,走进同龄人中。会把依靠从父母,转向同龄人。比如,遇到困扰,更多的会与同学倾诉,而不是父母。休息日,家长不一定能叫得动她们,但是同学约她们,一喊就走。这时她们另一种典型表现是,对家长强制要做的事情、强加给她的东西,都会强烈反抗。有时,明明心里知道那是对的,但为了表明自己有自己的观点和决定权,会故意做出与之相反的事情。家长控制得越严,孩子的反抗就越是惨烈,最终伤及双方。觉得家长不尊重她们,过分的管制。家长要百分百地控制,孩子就会拿出整个生命来对抗。就会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

因此,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一定空间,她就可以把这些能量用来思考、判断、发展,通常她反倒会做出更好的决定。去尝试,以新的姿态,和孩子创建新的连接方式,比如,和她一起打球、玩大家都喜欢的活动;给她的群体活动提供场地、资源和帮助;偶尔把自己的事情征求她的建议;家长也学习并且请教孩子;请她以大孩子的身份来参与你和亲友同事的聚会;给她更重要的职责。保证孩子每天有片刻放松、无所事事的时间。这对她们大脑发育和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益。有张有弛的生活,才能让人有心里弹性,保存活力。

平时训练多因素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知道,所有事情的成因都有多个,看待事情有多个角度,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答案不是只有唯一正确。教孩子最基本的心理常识,学习如何辨识情绪,如何沟通和解决情绪与心理问题。鼓励孩子发展多元的、长远的人生目标。初中生的孩子是要家长多关心他们,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

为什么初中生的心理如此“脆弱”

这个话题对我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妈妈来说,是一个敏感但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我女儿之前因为学习问题,有过“自残”的行为,我之所以用双引号,那是因为我觉得她这个行为可能对于她来说,不一定是纯粹的“自残”。为此,我也翻阅了类似有关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等书籍及刊物,以下也是我的一些浅见。。。。。。

12——15岁是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家长、老师,和孩子自己,都要学习了解,这个阶段有哪些特点。1. 他们情绪变化大且快,忽阴忽晴,一会壮志凌云,一会伤春悲秋。2. 他们忽然间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因为此时的大脑允许他们不只是像小学生那样简单地接受事实性信息,他们有更多能力运用抽象思维。初中的孩子,常会思考一些比较重大的主题:死亡、社会变革、人生的意义,以及其他各种哲学问题。这些问题让他们着迷,促使他们探索、读书,同时也会带来困惑迷茫。3. 大脑的重新整合,使得初中生学习成绩波动大、做事常有各种疏漏。比如,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似乎都没有小学高年级时有条理,丢三落四的,自己的房间很乱,还不让家长动。

既然,我们了解了这个年龄段的特殊性,那么,我们作为家长的该如何应对呢?

我觉得,别急着评价孩子的行为。当家长为孩子的表现感到羞辱、暴怒时,我们要先把自己冷静下来,后退一步;我们要努力了解真实情况,把孩子的表现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去观察;我们仍然要给孩子界限,但是,双方都先冷静一下,沟通才能进行;有些事情,过了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才能搞清真相,或者才能看出来孩子的身体、情绪究竟在经历什么,为何有那样的表现;改变互动模式,给孩子空间与信任,建立新的亲子连接;用间接的方式去影响他;随时用小事,和他们谈论,评估事情的利弊、代价和结果,练习全面考虑;

其实,我们曾经也经历过他们这个年龄段,凡事多设身处地的多想想,可能就更容易了解他们了。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共同努力、进步吧!

庄欣怡妈妈


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

——八(8)毛嘉翔

经常在报纸或者电视中看到初中生跳楼、自杀等报道,但从未去了解过初中生的根源,总以为自己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强,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会做出这种过激的事情,然而看了为什么初中生心理如此“脆弱”这篇文章后,想想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隐隐看到了文中描述的情形,感觉到了后怕,作为父母,并没有去关心孩子这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正如文中所述,初中阶段的孩子,大脑重组、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生活在“波涛”中;自我在成长,要挣脱父母的控制,走向同龄人群体;大脑处于发育阶段,易冲动,不能全面考虑后果;小升初后,在校成绩排名、群体地位都遭遇重新洗牌;缺乏个人空间,遇事没有机会进行心理调整,缺乏灵活应对的策略。

初中阶段的孩子,确实让自己头痛,从之前的听话乖孩子,变成了会顶撞的叛逆孩子,如果自己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确实感觉孩子变坏了,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多了解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调整自己,从改变自己开始。

这个阶段,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首先要让自己冷静,努力了解事实的真相,多与孩子沟通,不能像以往一样事事操心,让孩子有更大的自主空间,不能用命令的方式,以身作则用间接的方式去影响他,尽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同学的相处关系,切实的去帮助孩子。

总之,我们要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脆弱”的心理期,用爱和智慧,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