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神V在线登录|首頁(歡迎您)

信息发布  |  OA系统  |  
综合组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工之家 > 自身建设 > 文明班组网上行 > 综合组 > 正文
巾帼文明岗读书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17-06-26    作者:彩神V在线登录   



活动主题:“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校园”

活动时间:2017626

活动地点:心理教室、学生机房

主持人:姬华、宁颖

出席人:姬华、赵茜、傅仕禄、魏润华、黄慧莉、胡燕君、赵显花、胡晨、张丽、宁颖、董志萍、袁静、金辉平、秦超

活动内容:

一、活动介绍

今年我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有一项活动是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今年我校推荐共读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所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本书的其中一个关键词就是“逆向”,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表明学习达到目的;必须首先关注期望,然后才有可能产生适合教学行为;认为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

二、读书心得主题交流

胡燕君: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中,作者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认为理解是多维、复杂的,为了构成成熟的理解,他们形成了一个多侧面的视角,即理解有六个侧面: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和自知。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应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给学生“掰开了揉碎了”地讲地理原理和规律。但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堂课下来,教师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作业中问题一大堆,考试时遇到一些地理原理和规律问题时,会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其中的知识是“没学过”的。因此有些学生认为地理是一科即使开图考试也很难拿到高分的学科。读完此书,我明白学生对所学的某些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当题目情境换个说法时,就感到茫然。“理解”是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赵茜:自西校引进后“茶馆”教学理念以来,全校教师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在“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个点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希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合理教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就是要追求增大学生情智行方面“习得的量”“实质的量”和“高质的量”。这一观点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艺术所呈现的观点一致。该书在第13章专门阐述了错误观念“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是有太多的内容要讲”。具体来说,“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主体的师生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的前提;第二,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第三,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不仅包括认知因素,还包括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合理的课堂容量应满足:第一,教学目标是否涉及认知、情感和道德维度,是否明确具体并具可操作性;第二,师生研习重点是否透彻,当堂练习是否精炼;第三,教学方式是否适切,学生参与程度如何;第四,当堂检测的教学效果如何,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教学目标。

赵显花:本书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理解六侧面,对于洞察:批判性的、富有洞见的观点。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看,具有洞察力的学生有能力揭露各种似是而非的、未经检验的假设或结论。当学生具备或能够获得洞察力时,他们就会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批判地审视那些习惯性的或本能的信念、感觉、理论和诉求,而这些是不仔细的、不谨慎的思考者的特征。结合自己的教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一直以来都是思品课老师最关注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更把它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也只有更好的把握这一环节的教学,思品课的课程功能和社会功能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作为一线的思品课教师,不仅要有把握时代脉搏的敏锐思维和关注社会生活的洞察能力,还要有很强的对社会现象、社会弊端等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洞察能力与综合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带领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更科学、更全面的认知社会。

黄慧莉:最近看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面的《基本问题:通向理解之门》就基本问题的研究、设计、技巧、构架、逆向设计等等多元授技,让我收获颇丰,对自己的思品教学课堂提问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很好地进行提问呢? 一、提问要把握好时机。要选择最佳时机,在不同的时间提出适宜的问题,巧妙地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二、提问要注意层次性。教师可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问应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高度。三、提问要注意技巧。课堂提问既具有技巧性,又具有艺术性。提问的好坏,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要设计一些开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话题又便于学生理解、回答的问题,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兴奋点就调动起来了。

姬华:最近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对于“逆向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谈本人粗浅的感受。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对于历史事件的教学,习惯于按照原因(包括背景、条件等)、经过(包括时间、人物、地点、性质等)、结果(包括意义、影响、启示等)的三段式教学法,并认为是水到渠成,线索清楚,这可以称之为“顺向教学法”;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有时把这种教学顺序倒一倒,教学效果会更好,即“逆向教学法”。逆向教学是一种启发智力的方式,它有悖于通常人们的习惯,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许多靠顺向不能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就如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而一些顺向虽能解决的问题,在逆向的参与下,过程可以大大简化,效率可以成倍提高,并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向和逆向就象分析的一对翅膀,顺向和逆向教学法如能合理使用,便能使教学效果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自由讨论

各位老师不同角度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最后大家纷纷表示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将读书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发展。

分享到:
相关信息